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,助力乡村教育振兴,7月7日至18日,在盛洁老师的带领下,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“文风红语沁黄花”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长沙县黄花镇多个社区,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团队将打造“多彩课堂”作为核心载体,通过入户宣讲、课堂互动、精准家访“三位一体”的形式,将国家与学校的助学政策送到田间地头,为乡村学子点亮求学希望,在黄花沃土上深植梦想之苗。

01 走村入户:精准摸排润心田 政策宣讲零距离
实践团成员化身温暖的“政策信使”,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解读高校国家助学贷款、助学金、勤工助学等政策内容,并发放学校自制的《资助政策指南》手册。“原来上大学有这么多帮扶政策,我们读书更有底气了!”一位学生在听完团队讲解后感慨道。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“如何申请”“是否需要抵押”等细节问题,队员们结合真实案例耐心解答,力求消除经济困难家庭的顾虑。此行不仅实现了政策的多方位宣传,更精准掌握了学子的实际资助需求,为后续提供个性化指导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02 课堂互动:多彩课堂绘“地图” 播种梦想助成长
团队以精心打造的“多彩课堂”为主阵地,在村小学及社区活动室开设趣味课堂。创新运用动画视频、情景剧表演等生动形式,向中小学生普及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”、“新生绿色通道”等政策知识。课堂上,队员们结合自身受助经历,真诚地鼓励孩子们:“国家的政策会一直支持你们追求梦想!”互动环节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,五年级学生小昱(化名)在心愿卡上写道:“我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样考上大学,将来帮助更多人。”课堂成为了政策普及的活力场、梦想启航的播种机。
03 践行使命:青春力量显担当 双向奔赴暖沃土
“能返乡传递这份温暖,意义非凡!”团队队长陈怡颖动情地说。此次实践,既是一场青春的奔赴,也是一次温暖的双向互动。团队成员用热忱浇灌课堂,社区和家长给予充分信任与支持。队员们深刻感悟:“活动不仅拓宽了资助政策的知晓面,打通了育人‘最后一公里’,更在服务社会的熔炉中淬炼了我们的责任担当。”这场始于酷暑的行动,将课堂的创意与政策的暖阳深植黄花沃土,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奉献与成长。
04 深入家访送关怀 精准帮扶润无声
在“三下乡”活动深入开展的同时,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叶佳、24级辅导员赵梓竣、韩雨琦,21级辅导员李思瑾一行,冒着酷暑,奔赴望城、岳阳、浏阳三地,对3户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了深度走访。走访中,老师们与学生及家长促膝长谈,精准了解家庭实际状况和具体困难,详细讲解了国家奖学金、助学金及学校“学费减免”等个性化帮扶措施,并为特殊困难家庭送上了饱含关怀的慰问金。“老师亲自上门,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度!”家住岳阳的2024级学生小李(化名)家长激动地说。此次走访为精准资助提供了最真实的一手资料,也成功搭建起家校协同育人的坚实桥梁。

此次“三下乡”活动是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有力延伸与生动实践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推动政策宣传常态化、长效化,让精准资助的阳光照亮更多学子的求学路,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蓬勃的教育动能。